2007-11-20

原來生女兒才是王道

在聯副電子報看到這篇「男人的恐懼」實在覺得有趣,俗諺說:嚴官府出厚賊。父權體制下被壓抑的女人們,原來早陽奉陰違的發展出自個兒挑選優良基因的方式。那個天底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也反饋到他們自己身上。

所以呀~生女兒才是王道,血源的延續,基因的傳承,都靠這肚皮啦,以前的重男輕女是不是該修正一下。





男人的恐懼 江盛/聯合報

婦產科這個靠女人吃飯的行業近年來因為生產數大減而被譏諷為夕陽產業,但是一項男人古不變的恐懼卻又給這個古老行業帶來了一絲生機。王先生是我的舊識,最近幾次見面他好像失去動能似的落魄,我問其故,他顧左右而言他,最後才唉聲嘆氣的說太太要離婚,而且透露他們十一歲的男孩可能不是他的,王先生十分困擾,問我親子鑑定的細節以及「做還是不做」……呂先生則是另一種狀況,他的太太剛生產,他卻神祕兮兮的要求我替新生兒鑑定一下,而且囑咐不能讓太太知道。我實在不知如何辦,只好請教一位尊敬的同事,討論後,我的同事轉述了另一個故事給我參考:李太太的先生是企業鉅子,他們結婚多年不孕,李太太後來瞞著先生藉由捐贈的精子生了一對兒女,李先生最近過世,李太太現在忙著和熟知李先生財產狀況的「女祕書」和「女祕書的小兒子」打官司……聽了之後我彷彿陷入倫理法律的五里霧中。

1940年代一位美國醫師在一家著名的婦產科病房收集了一千位嬰兒和他們父母的血型做血型遺傳學的研究,結果意外發現百分之十的嬰兒是婚外情的結晶,這和近年來英、美兩國遺傳檢驗中心的親子鑑定結果(百分之五到三十)相似。半個世紀過了,桑田已經變成高樓,不變的是銘記成型的「多情基因」。海倫費雪在《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一書寫道:現代男女在進行婚外情時,基因的念頭不會放在心中,但百萬年人類演化的結果,多交的傾向早已深深銘刻在我們的基因上。演化上有利於傳宗接代的基因仍然巧妙地支配兩性出軌的動機,可以這麼說:我們天生就是多情種子,善於調情取寵,甚至因此而練就一身欺騙與說謊的功力。維多利亞時代的同性戀作家王爾德說得好:「人生的悲劇有兩種,一種是戀愛失敗,一種是戀愛成功。」情場得意又如何,等在眼前的正是圍城、愛情墳墓、外遇和離婚。


演化學者認為女人為了讓她的後代有最好的基因,傾向演化出一種生育策略,簡言之:逮住機會和有錢有勢的男人一起,隱藏排卵徵象,伺機再和完美的情人受孕。假如我們的遠古祖母是這般德性,倒也不難解釋當今紅塵男女許多難以理解的生物本能。新的生物科技改變了思維,而社會進化也顛覆了舊道德,親子鑑定可以近乎真確的告訴男人誰是、誰又不是你的生物後代,卻無法指點道德迷津,連醫師也徘徊在倫理的十字路口不知往何處去,腦際興起一陣躲避的念頭,這算是醫師的職責嗎?在傳宗接代這件事上,生兒子不必得意,生女兒才穩當!

2007-11-12

人生是不斷的學習

生活能在自己的掌握,是幸福的,耗最少資源,可以擁有一定的效應,節省下來的資源則可以配置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去享受它。

只是總有些插曲會不定時、不定量的進入,有時這一小段旋律很美,增添更多層次的幸福感,有時這樣的片刻是種noise,讓人無法找到角度去欣賞它,這時就需要學習,學習著用不同的觀點去看它,想辦法找出自己能理解的角度去同理它,然後透過這樣的學習去接受,或者找出解決的方式,把noise 排除或轉換。

就像最近遇到的人、事,總把自己搞的心煩意亂,嚴格說起來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老是拿來說嘴,不夠成熟,也覺得不好意思,可總是看不太開,也還沒學到怎麼去接受,只能躲的遠遠的,把這些人、事放到不會干擾到自己的異空間,慢慢加大自己的忍受度,換種方式去應對,有點無奈的做著。

拿著相同的問題跟別人討論卻發現,有許多不同的角度與應對方式,至少關於耐受度這件事情來看,新認識的這些人兒的可承受值就遠遠高於自己,這些新刺激讓我開始想要啟動學習機制,努力來認識新加入的人事物,慢慢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