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段鬆散的下午時光。最近,我試著學習「不要忙碌」。直到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我才慢慢體會到諮商師說的那句話——「你好像一直讓自己很忙」。記得那時,我滿臉疑惑地回應他:「身為一個上班又想實踐理想的單身媽媽,事情好像就是這麼多。」當時的我,根本不明白他真正的意思。
11月,我終於忍不住,買了張機票飛到熊本,獨自過了四天。諮商師提醒我,逃避人際互動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那短短四天的喘息,卻讓我像是按下了一個內心的重置鍵。或許,那些日子讓我稍稍調整了因忙碌而卡死的節奏,忽然多了一些面對人生的餘裕。
這不是因為四天的人際互動空白,或是暫時不用上班帶來的神奇療效。而是那四天裡,我依然牽掛著工作的計畫進度、女兒的生活安排。正是在那些牽掛中,我才真正看清自己「放不下」的念頭。這不是那種說「地球少了我還會轉」的心靈雞湯式頓悟,而是更實在的發現:即使我不插手,公司的計畫穩步推進;即使我不刻意催促,女兒的日子也按部就班。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僅是規劃者、催化劑與資源提供者。
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對效率的追求,其實是一種無效的自我衡量。那些讓我焦慮的事,或許真的只是我自己找來的負擔。
這樣的思索,讓我好像在自我了解的路上點亮了一盞微弱的燭光。但說實話,我依然時常陷入渾渾噩噩,想不清楚,甚至看不透自己的矛盾——既努力想改變境遇,卻又常感覺無力改變處境。
幸好,我還知道自己正一步步往心的方向前進,即便路途不明,仍有一點光在指引著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