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試著用一種新的方式記錄生活——不寫所有的事,只記下那些花超過半小時以上處理的項目。這不是為了掌控行程,而是想知道:我真正投入的,是哪些事、哪些人、哪些選擇。
一天裡真正花時間的事,大多不會太華麗。可能是文件處理、會議往來、家務補貨,或是靜下來完成一堂運動課。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卻在寫下來之後,變得有重量、有軌跡。像在為生活做一種溫柔的對帳,確認自己的注意力與精神,正安穩地流向想走的方向。
三天寫下來,感受到的不是輕鬆,而是一種節奏上的覺察。日子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密集,事情一件接一件,但透過書寫,我開始更清楚知道——什麼是我真的要做的,什麼是可以微調的方向。
這不是為了找回「生活感」,而是試著修整生活態度,讓每天的投入更貼近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任由節奏推著走。
2025/7/14 記事,大致是這樣:
・處理 PayPal 帳號問題(email 被他人使用)
・簡單指導工讀生工作事項。
・詢問合作夥伴的合作範圍。
・處理旅平險,聯絡保險相關窗口。
・更換機車煞車套件。
・協助朋友撰寫聲明文件。
・查詢 J SPACE 行車記錄器與環景設備資訊。
・常態的公司會議。
今天其實完成了不少事,但內心的步調,還是覺得有些沉。
有些事我沒說,不是因為沒有話可說,而是我知道—— 有些感受,就算說了,也不一定能被聽懂。
所以我學會把話收進心裡,事情一件一件處理好,也就過去了。
我不是在等待認同,只是希望,那些沒被看見的努力,如果能被輕輕理解一下,就好了。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如果你剛好是那個能聽懂我沒說出口的人,
謝謝你。
也謝謝此刻的自己,雖然累,還是願意溫柔地,繼續撐住生活。
-----------------------
2025/7/15 記事,繼續記錄那些花了半小時以上處理的事:
・開會,並整理下一場會議提問節奏
・洽談走讀、市集的合作可能,釐清想像
・開始彙整桃園作家資料,慢慢建構一份名單
・寫了七封邀請信給出版社
・確認交車時間跟事項
・插花課,練習專注,也練習不急
・與家人吃晚餐,說說笑笑
・大阪行程準備,查 SIM 卡方案
我記錄的不是所有瑣碎,而是每天那些花了半小時以上處理的事情。
不是因為其他時間不重要,而是這樣的切分方式,讓我更能清楚看見:我的注意力,實際投注在哪些地方。
每一項都像是時間裡一塊有重量的石頭,有前因,也多半還帶著未完的後續。
這樣寫下來,有點像是記時間的流水帳,不是為了控制,而是為了理解。過了一半的人生,總覺得該練習讓每一次投入更有意識些——這樣省下來的,不一定是空閒時間,但或許能換來一點更從容的空間。
那時候,不是做更多,而是做得更剛好。
-----------------------
2025/7/16 記事
・交車(含整套配套瑣事)
・Costco 補充家用品與食品
・合作備忘錄討論
・email、line 討論往來與改善事項確認
・體育課一堂(兩小時、滿載)
今天處理的項目不算多,但每一件都耗時不短。光是交車,就從款項核對、交付文件開始,再來是業務的功能教學、閱讀說明書、設定車載系統,最後還得實際上路練車。一個早上安靜地,就這樣流走了。
交完車沒多久,就被家裡的公主使喚著補貨去。距離上次造訪好市多應該快兩個月了,冰箱和儲物櫃都進入「預警狀態」,掃了一輪日用品與食材,推車的份量跟體力消耗都頗有感。
晚上則進行體育課,地點在健身中心。這一期中斷了一陣,體力果然退步不少。不過今天還是照表完成所有訓練內容,收操時的自己有種「回來了」的感覺——身體雖然疲累,但心情意外地愉快。
連續寫了三天記事,真心覺得生活其實挺充實。這樣寫下來,像是對自己說話,單純留下一個句點。
不知道大家日子怎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