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迷路,是為了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路徑?



「剛過來的時候,差點遲到,對這個區域不是很熟悉,我預設諮商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想要找看看更合適的路......」

「...說到休閒活動,以前日常忽然得空,我會走路或騎著機車亂晃,探索一下住家附近的環境...」

「我在想,迷路,對你是不是有甚麼特別的意義,幾段對話裡都有提到類似的情境」




沒有意識到性格的一致性,當許許多多片段的對話,被找出共同性並提問時,我訝異並被動發現,是耶,我好像很喜歡探索。進圖書館借書,一個個書架看;網路上找個關鍵字,要看看各角度的討論資料;得空時在小巷子裡亂繞;有問題要處理,先想好兩三個方案。

一直以為這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總是不斷蒐集資訊、準備好面臨不同的狀態,以便遇事才能隨機應變,而不是腦袋無法運轉,當在那裏跑迴圈。

有人問過是不是沒有安全感,無法相信事情會順利發展。我承認也否認,不太確定實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跟安全感有沒有關係。人生一路走來,順與不順,自己的人生經驗也的確讓一些朋友瞠目結舌,但有沒有安全感到底影響了甚麼,又能改變甚麼呢?

有人說我太愛鑽牛角尖。的確,當面對無法掌握事情,總是會一再思考--方案A 可以解決x事件,方案B可以yz狀況,方案C能將xyz 都處理了,但整體效果只有80%。我總是不斷思考能有多少種選擇,這些選擇能帶來怎樣的效果。這是鑽牛角尖嗎?是 也 不是,沒有試到一個程度,怎麼確定事情是不能解決的?每個人的腦力經驗都侷限在一定的範圍,或許旁人或天外一筆,就能突破這樣的狀況,我真心這樣想著。

總之,若要說起迷路對我的意義,應該就是迷路前的各種探索,以及迷路後的各種嘗試,讓我試圖用自己的方法前往目的地,而這條路,是我喜歡的最適路徑,不一定是最短或最快的那一個選擇。


「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現在能改變的是對事情的認知,我不斷學習並練習著這麼做,努力的讓自己活著。」

「若甚麼問題,都擺脫不了兒時經驗,那我這幾十年的生活、努力、經驗,到底有甚麼意義」

「對我來說,我更看重的是現在我跟女兒的關係,而不是母親與我的經歷」

「在我們對話的過程中,就是在發現這些經歷裡的可能性,這就跟回憶過去是不一樣的」


在整理完「那一夜,我失去了家」後的那次諮商,我向心理師提問--幼時的經驗形塑部分的我,但我所看重並覺得有壓力的是現在是不是更值得討論。在諮商室裡對話總感覺到沒甚麼脈絡,幾次諮商總感覺彆扭。儘管第一次諮商,心理師就跟我說:在諮商的過程中,想到甚麼就說甚麼,腦袋裡忽然閃過的也可以隨時插進來說喔。但進諮商室總要自己先開口,令人彷彿進指導教授辦公室討論論文般慌亂。朋友閒聊天南地北通常順著話題,也會有個範圍。在諮商室裡面的「告白」,沒有結構、去脈絡,想到甚麼就說甚麼,對習慣先有目標、方向才前進的我,需要花力氣適應。

心理師在我提問後進一步的釐清--進諮商室先開口對我是不是有壓力。我回應:是,但卻又會在不經意時被心理師總括出一小段話--有時是小結,有時是提問,提點到甚麼,所以讓我聯想到寫論文跟老師討論時的心情--既痛苦又在有所突破的狀態下,感覺愉悅。進一步心理師又問道:那是不是可以說,你期待在生活裡有人給你指引或建議。

講著講著,忽然意識到我的童年經驗,並不能成為我與孩子建立關係的參考。原來我也是用著迷路的心情,在看待著自己對孩子的陪伴與教養。想要能夠順利地與她攜手平安健康順利地長大,卻不清楚自己的每個作為,到底對孩子產生著怎樣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是重要還是不重要。在路上徬徨失措,無人指導,也無法全然信任著「愛」就已足夠。母親讓我有許多不堪回首的經歷,讓我可以知道那些不可為,所以不打罵、不追求成績或成就表現是我能做的。但那些是滋養孩子成長的養分呢?在許多細節跟事件裡感受到母親的愛--洛神湯、綠豆冰棒、等人回家的公雞......這份愛填補了部分坑洞,卻支撐不住我平安的成長。到底我應該怎樣在母親這份試卷拿到及格分?如何在努力的過程裡喘息?為人母難,做自己也難,何時我能找出教養路上的最適路徑......


沒有留言: